新闻中心News Center

2021.07.23

全球人才短缺创15年新高,“运营与物流”位居最难填补职位第一

浏览次数:

       疫情正在重塑人才的技能需求,雇主正在寻找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还需具备人类所特有的卓越的沟通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对人才的软技能要求,如韧性和协作等。

       近日,某机构发布了《2021年人才短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球范围人才短缺创15年新高,43个国家或地区中有42个国家或地区预期增加员工人数,7个亚太国家或地区中有6个国家或地区预期增加员工。

       其中,中国大陆地区28%的企业面临人才短缺困扰。六大行业和九大城市与区域的雇主均预期增加员工人数。大型企业的雇佣预期最强健,净雇佣前景指数为+39%。

       报告指出,疫情正在重塑人才的技能需求,雇主正在寻找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还需具备人类所特有的卓越的沟通力和创造力,尤其是对人才的软技能要求,如韧性和协作等。

       其中,全球前五大最稀缺技能分别为“责任心,可信赖感与自律能力”“韧性,抗压能力和适应力”“主动承担能力”“领导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大陆前五大最稀缺技能为“创新力,独创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及好奇心”“主动承担能力”“韧性、抗压能力和适应性”。

       与此同时,从缺人岗位来看,全球前五大最难填补职位分别为“运营与物流”“生产制造”“销售与市场”“IT/数据类”“办公行政”。而中国大陆前五大最难填补的职位分别为“销售与市场”“生产制造”“IT数据类”“运营与物流”“前台/客服”。

       报告指出,在这个不可预测的时代,疫情将成为一剂催化剂,促使我们开创一个比我们想象的更灵活、更多样化、更注重福祉的工作新未来。而在这一背景之下,雇主和员工的需求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在雇主端,全球范围内,四分之三的雇主要求至少50%的员工全部或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场所工作。不过,大部分组织正在努力为传统上被视为不灵活的岗位建立新的灵活性。

       从具体数据来看,36%的雇主提供不定时工作制,31%的雇主提供自由选择工作地点,而提供轮班制和远程办公与现场办公相结合的雇主占比分为为18%、14%。也有27%的雇主不提供任何灵活性。

       在雇员端,除了对健康问题的顾虑之外,最担心的是回到过去的工作方式,即失去刚刚获得的工作灵活性,被要求每天回到工作场所。从具体数据来看,91%的雇员表示保住工作为重中之重,但最重视灵活性的IT雇主除外。80%的雇员表示希望能更好的平衡工作与生活。43%的雇员相信朝九晚五全职模式将终结。

       此外,报告也为雇主提出了五种可以让所有员工在新常态中变得更好的的方法。一是想想雇员为何要恢复通勤:不可能远程完成的任务,一夜之间发生了变化。结算、发工资、客户服务,甚至信息安全都一一实现,所以现在是一个好时机,想想员工为什么要恢复通勤?管理者需要远程领导些什么?如何让员工在家里工作更有效率?组织要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需求,避免假设并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无意识的偏见。

       二是技能变革——为现实做好准备:未来雇主需要的技能将不同于过去。要鼓励所有员工进行技能重塑和持续学习,而不仅仅只为那些已经完成技能升级的员工提供资源。鼓励远程学习,支持员工利用企业精心策划的与业务需求相匹配的学习机会来促使其恢复通勤。

       三是为多数人而非少数人提供灵活和平衡:为员工提供远程办公的形式并不是让他们实现灵活工作、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唯一方法。对于需要在工作场所完成的岗位,提供错时上下班、更灵活的日程安排,并了解员工为了完成工作而必须平衡的优先级同样也是解决方案。

       四是身心健康=新的健康与安全:COVID-19将给人们留下孤独、压力、恐惧和焦虑的后遗症,人们对健康、幸福、家庭和社会价值的反思也将重塑。维持情绪健康与体温检测及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同等重要,以确保员工自信、健康和工作的高效。

       五是在员工和组织中建立弹性:公司需要建立信任机制,倾听员工意见,回应他们的需求,帮助员工明确工作的优先次序以及提供技能重塑的培训。尤其当员工的兴奋点将长期转向弹性时,雇主更必须带头开展上述工作。

       此外,当员工担忧失业的压力上升时,强有力的远程领导能力、透明而频繁的沟通、适合工作场所/家庭混合办公的文化以及可获得的福利支持都是关键举措。

关注与视野

2024.11.08

2024前三季度,山东省共引进青年人才63.57万人

9月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落幕,山东吸引集聚人才的脚步不停。10月30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

详细内容 >>

和诺集团网站群

更多和诺下属企业 >
关注和诺